有些葡萄酒会出现沉淀,很多人都不知道葡萄酒中的沉淀到底是什么物质,其实,很多葡萄酒在发酵和熟成过程中都会析出沉淀,但也有些葡萄酒几乎从来不会。葡萄酒中的沉淀物质是无害的,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葡萄酒的质量;不过,如果葡萄酒带有较多的沉淀物,在饮用之前,一般会进行换瓶或者醒酒,以把沉淀物质除去。
一、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出现的沉淀物质
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出现的沉淀被称为“酒泥”或者“酒糟”,其中的物质包括死酵母、蛋白质、葡萄梗、葡萄皮以及其他固体物质。葡萄酒跟酒泥接触一段时间可以获得更多的个性和复杂度;不过如果处理不当,葡萄酒可能发展出一些不好的风味。
二、葡萄酒装瓶之后出现的沉淀物质
葡萄酒中的沉淀,只有陈酿时间在8年以上的红葡萄酒才会出现沉淀。
红葡萄酒在装瓶后出现的沉淀是由单宁和其他固体物质形成的。这些物质可以让葡萄酒获得一定的复杂度,不过在饮用的时候一般会把它们除掉。因为这些沉淀物会让酒喝起来有苦味,令人不悦;另外,它会影响葡萄酒的外观色泽,给人不好的印象。
三、葡萄酒在杯子中出现的沉淀
有时候,你会发现倒在杯中的葡萄酒有一些小小的晶体沉淀(有时瓶子中也有),这种沉淀跟以上所说的两种沉淀都不一样。这些晶体沉淀不仅没有糟糕的味道,更被一些人视为优质葡萄酒的象征。所以,如果你发现一杯葡萄酒中有晶体沉淀,完全不需担心。
所以,葡萄酒都应该会出现酒石酸盐沉淀。不过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,已经可以通过低温控制和过滤把葡萄酒中绝大部分的酒石酸盐除去。葡萄酒中的酒石酸盐沉淀不会伤害身体,也不会破坏葡萄酒的口感,所以不需要把它除掉。